-
四川泸州:刺绣苗族服饰 传承民族文化
连日来,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正东镇永兴村的陶银秀正在家里缝制一套苗族传统服装,随着缝纫机针脚跳动,一条绚丽多彩的百褶裙摆展现在眼前。五年来,陶银秀一家依托加工制作苗族传统服装,用一针一线“绣”出致富路,开启美好幸福新生活。据陶银秀介绍,一套传统服装主要由头饰、衣裳、腰带、围腰、百褶裙、绑腿组成。她根据订单定做服装,并不断改良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让服装和饰品穿着更方便、造型更时尚。苗族是一个迁徙民族,在没有文字的年代,刺绣图案或写意或写实地记录了先民的生活和见闻。苗族人民就把历史通过刺绣、扎染、蜡染的方式记录在服饰...
-
2022年10月越南出口纱线11.67万吨
据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0月越南出口纺织服装达27.02亿美元,环比下降0.83%,同比增长2.21%;出口纱线11.67万吨,环比增长0.64%,同比下降21.17%;进口纱线7.35万吨,环比下降1.66%,同比增长0.37%;进口织物10.65亿美元,环比下降5.71%,同比下降3.32%。2022年1-10月越南出口纺织服装达317.03亿美元,同比增长25.24%;出口纱线132.20万吨,同比下降15.19%;进口纱线88.10万吨,同比增长2.48%;进口织物124.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
四川乐至:凝聚专家人才赋能中国桑都建设
近年来,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聚焦“中国桑都”建设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兴业、人才强业战略,坚持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推动“中国桑都”从蓝图走向现实,央视《走进乡村看小康》栏目专题直播乐至蚕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川观直播约10万人观看《见证“桑都”乐至破茧蝶变》,目前已获中国丝绸协会命名,是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一是“人才+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大力开展产业人才引育专项行动,举办“人才引进校园行”“产业人才专项培育”“直播带岗”等专题活动,聘请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教授曾军担任产业发展顾问,吸引湖南三旭等12...
-
广西靖西:小丝绸大产业,共建“粤桂协作”一县一企
为全面落实新阶段中央关于东西部协作重大决策部署,龙岗、靖西两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提升粤桂协作水平,进一步用好用活协作资源,对接广西靖西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推动共创“一县一企”,打造劳动力稳岗就业新阵地。据统计,广西靖西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可安装60组自动缫生产线和24台剑杆织机的厂房和配套设施,初步形成年产1800吨白厂丝和120万米坯绸的能力。现投产23组自动缫生产线和24台剑杆织机。公司现有职工343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79人),年收购蚕茧量达373.83万斤,支付蚕农蚕茧款达9627.75万元...
-
阿拉尔市首批19台大型采棉机驰援库车助棉花采收
“感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阿拉尔市大力支持,我们将全力保障好采收队伍的生活物资及机车油料供应,争取在11月25日之前全面完成采收工作。”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李子如是说道。当前,正值棉花采收关键期,各地棉花采收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11月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师阿拉尔市组织首批19台大型采棉机前往库车市,助力棉花采收工作。9日,记者从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新疆兵团驰援大型采棉机穿梭于库车市棉田中。2022年,库车市棉花种植总面积190余万亩,前期已经采收70万亩,还有120...
-
尉犁县“超级棉田”喜获丰收 亩产比去年提高149.6公斤
11月10日,尉犁县传出喜讯,两名“90后”种植管理的3000亩“超级棉田”丰收,棉花亩均单产达403.6公斤,比去年提高149.6公斤。今年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极飞农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飞科技”)员工艾海鹏和凌磊挑战种植管理“超级棉田”的第2年。两人在棉花种植、病虫害防治、智能施肥上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和提升,棉田无人化管理率由去年的60%提升至80%。去年4月,艾海鹏和凌磊依托农业无人机、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等科技手段,挑战2人种植3000亩“超级棉田”。当地种了几十年棉花的农民听了连连摇头:...
-
新疆喀什地区644万亩棉花采收忙
“机械化种植,无人机打药、采棉机一体式采收打包,既提高了种植效率,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棉花种植户李金慧感叹道。今年喀什地区种植棉花644万亩,其中370.4万亩棉花在机械化的助力下,不仅减轻了棉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净率,还提升了棉花产量和棉农收入。近年来,喀什地区在不断优化棉花品种结构的同时,不断加快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棉花生产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机械化水平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度快、成本低的“机采棉”种植模式,不仅解放了劳动力,也让不少棉农看到了增收致富新途径。李金慧是巴楚县琼库尔恰...
-
柯桥:数字化赋能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创建名单,柯桥区印染行业成功入选。柯桥印染产能占全国40%、全省60%。但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让印染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患上了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症”。在国家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大背景下,加快印染行业数字化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柯桥印染行业取得高质量发展,得益于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务必按照数字经济综合应用系统的产业现代化、流通现代化、现代消费、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企业服务...
-
“大厂”下沉制造业,纺企感受如何?
质检工人正在晋级成为数据标注师,成为AI的“老师”。在恒申控股集团的车间里,质检师不再是一线纺织工人,而是AI质检师。产品过不过关,无需人工手检,用前端部署的工业相机一扫便知。“过去,公司的质检工人主要采取‘眼睛+手电筒’的工作模式,不仅效率低,眼睛在长时间工作后还可能受到损害。如今,公司与百度合作构建的视觉检测系统‘上岗’后,公司产品的‘AA率’提高了近两个百分点。”在江苏省苏州市盛泽镇举行的“纺织工业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质检技术专题”上,恒申控股集团化纤板块信息部总监肖卫民欣喜地表示,困扰公司多年的质检难...
-
纺织业占石狮工业产值过六成
据石狮市统计局《石狮市2022年1—9月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73.40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含辅料)完成规上工业产值706.77亿元(占比60.2%),同比增长6.5%。与此同时,泉州市工信局日前公布351家企业为泉州市2022年产业龙头企业,石狮共有16家企业上榜,比去年增加了2家。其中纺织鞋服领域8家,分别是泉州鹏泰服饰有限公司、卡宾服饰(中国)有限公司、福建清源科技有限公司、石狮市季季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