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河池市扎实推进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初冬时节,位于河池市宜州德胜镇德胜社区一片桑园还是绿油油的,在桑田里还套种有马铃薯等作物。这是河池市蚕桑优势特色业集群区示范点-广西国色天蚕产业园的一角。河池市目前7个产业集群建设县(区)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55.46亿元,比集群建设前蚕桑总产值增长10%;带动参与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的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农民合作社16家、家庭农场2家,辐射带动农户14.03万户;在建3个大数据监管服务系统,服务农户13.055万户;已培育区域公共品牌6个,获得有机、绿色和地理标志产品10个;增加就业岗位400个,培训农民2067...
-
清河羊绒小镇入选全国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
11月25日,笔者从邢台市获悉,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名单中,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羊绒小镇成功入选,成为全国7个入选的园区之一。清河羊绒是河北省107家重点产业集群之一,也是全国大的羊绒加工集散地,2021年实现营收317.8亿元,税收2.4亿元。清河羊绒小镇自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试点(平台)以来,重点打造了设计与展览中心、流行趋势展示基地、创意设计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公寓、新品发布中心等核心功能平台,吸纳大型服装设计企业、知名设计师工作室、科研院校示范基地等创新设计机构与人才...
-
富安茧丝绸高等级生丝获江苏精品认证
近日,2022年批江苏精品认证获证企业名单公布,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凭借6A级高等级生丝成功入选。富安茧丝绸系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现连接6万亩优质丰产桑园基地,20万养蚕农民,有1个蚕桑技术服务中心、8个茧丝绸加工企业,年产优质蚕茧10万担,高等级白厂丝600吨,捻线丝100吨,真丝绸面料300万米,真丝服装20万件,桑蚕丝被5万条。其中,蚕茧产量、质量列全国同行业前茅,白厂丝平均等级达5A60以上,6A级高等级生丝的比例占60%,成为国内优质高等级生丝生产出口企业。富安牌...
-
四川乐至:绿色打底 助推桑蚕产业迭代升级
一望无际的桑树园,规模大小不一的桑蚕家庭农场一家挨着一家……日前,本报记者与参加“共筑高品质生态圈?共绘都市圈蓝图”媒体行活动的成德眉资等地同行,走进资阳市乐至县现代蚕业产业园,了解当地是如何以绿色打底,助推桑蚕产业迭代升级的。谋求转型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乐至县的蚕桑生产有着1500年的悠久历史,是县域经济的特色主导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自为阵”的传统养蚕,技术落后、难成规模等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谋划建设新型的现代蚕桑产业园,让人工劳作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力促这一传统产业迭代升级...
-
新疆巴州逾300万亩棉花进入收购高峰期
“现在,我们到棉花厂交棉花的时候,不用排队,速度也挺快,随卸随结,一亩地的价格在3000左右,棉花利润在1000元左右。”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博湖县棉农张学军如是说道。连日来,新疆巴州357万亩棉花的采收工作已进入尾声,各棉花加工企业加紧收购,有序生产,确保棉农交得上、卖得出。2022年,棉农张学军种植了2000多亩的优质棉花,由于采取了精细化管理和机械化作业,棉花预计亩产可达470公斤以上。在棉花厂房里,雪白的棉花堆积如山,工人们正有序地对棉花进行装卸、码垛、打包。车间内机器轰鸣、马达传送,打包...
-
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立足蚕桑优势 做靓“硒”文章
陕西省石泉县蚕桑产业历经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长足发展积累,建立起了农、工、贸一条龙和产、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全县蚕桑产业年综合产值达18亿元,成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乡村振兴支撑产业、工业强县支柱产业和生态富民优势产业。该县在推动县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坚持“立桑为业、多元发展、提质增效、跨界融合”的思路,利用县域蚕桑和富硒两大资源禀赋,着力蚕桑产业延链补链,做靓蚕桑“硒”文章。一是谋划富硒蚕桑,坚持规划引领明方向。为深挖蚕桑产业的营养潜能、富硒潜能、绿色潜能、再生潜能、医用潜能,石泉县将发展富硒...
-
山东肥城:纺织服装产业筑基数字化转型新业态
近期,国家工信部公示了“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位于泰安肥城市的纺织服装企业--泰鹏智能家居“基于订单的智能家居产品高效生产协同管控能力”成功入选,这是自去年该试点实行以来,肥城市第二家企业入围。 据了解,项目通过用友U8+系统及泰鹏智能家居制造系统,实现销售、采购、库存、财务、客户、生产、质量的管理等业务活动的在线化和各环节间的业务流程自动化,打造形成具备生产指挥、过程控制、质量评估、设备监控和保障、异常预警和探测、追溯分析、绩效评价...
-
山东纺织:稳市场、扩消费,以强有力行动筑牢“十强”地位
山东是纺织大省,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民生产业、万亿级重点支柱产业,山东纺织业具有体量巨大、基础雄厚、链条完整、要素齐全等优势。今年3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将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列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推动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体系建设。 作为“2022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系列活动”中的一项,2022中国·济南第十届泺口服装文化艺术节暨现代轻工纺织“三品”消费季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特色产...
-
第五师双河市籽棉总产32.97万吨 平均亩产438公斤
11月28日上午,走进色提力乡诺贝希比纳木村村民陈陪武家的棉田,棉桃满枝竞相绽放,采棉机正来回穿梭进行机械化采收。据了解,一台采棉机平均每天可采收260多亩棉花,陈陪武家的棉花四五天就可全部采收完成。 “今年我种了1200亩棉花,这两天开始采摘,采棉机效率非常高,预计产量将达到500吨,纯收入应该在300万元左右。”看着打包成型,有序排列的棉包,陈陪武喜笑颜开。 “我们村今年棉花种植面积2万亩,机采棉覆盖率达到了90%。”据村党支部书记梁万春介绍,“截至目...
-
仙桃无纺布入选工信部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名单
11月21日,工信部印发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名单(2022版),确定124家品牌为重点培育对象,其中消费品牌53家,制造品牌54家,区域品牌17家。“仙桃无纺布”入选区域品牌名单。近年来,我市围绕非织造布产业的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和品牌升级,持续壮大“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知名度和影响力。企业从1000家发展至3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2家,产线增至120余条,年产量扩大到90余万吨,持有医疗器械“两证”的企业增至92家,持证企业数量位居全省之首。通过开展电商直播、防疫物资捐赠等活动,“仙桃无纺布”区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