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韩时尚碰撞出新火花 “经纬大师”金志映走进柯桥面料企业
近日,“经纬大师”——韩国ARRVERJ品牌创始人金志映走进万姿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市杨世纺织品有限公司、浙江神盾纺织有限公司、绍兴市柯桥区叶致纺织有限公司四家面料企业,就创意设计、产品开发与创新合作展开深度交流。据悉,此次“经纬大师走进柯桥企业专题交流会”活动由轻纺城建管委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院等承办。精准连接聚力共赢作为一名在中国立业的韩国设计师,金志映始终以对服装品质、时尚潮流的准确把握以及对美质朴的追求作为品牌设计理念,主张以现代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潮流的追求。“本次走访柯桥面料企业是...
-
海宁市袜子行业协会助力企业掀起“抢单潮”
海宁作为“中国精品袜业之都”,向来以外贸出口为主,承接国际一线品牌袜类贴牌,产品特色为功能性袜品、婴童类袜品、新型纱线袜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等市场,年产各类袜品40亿双。今年三季度,海宁袜业产业努力克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疫情反复、需求不振、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总体呈现“稳中向上”的特点。据海关数据统计,2022年1-8月份,海宁袜业出口累计16.06亿元,同比增长17.25%。据协会走访了解,目前海宁袜业出口企业面临外部需求收缩、下半年订单不足、综合成本高企、疫情反复困扰、经贸摩擦增多等多重困扰。加上国内外疫情...
-
“染娘”传承非遗:寻常草木染出斑斓世界
从蓝靛缸中盛出染液,将白色棉布中间部分用皮筋细密地扎好,充分浸泡在染液中,后取出清水冲洗……不到10分钟,原本的白布就变成了中间有着白色圆形图案的蓝布。这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阳民间染织技艺”传承人段惠,展示中国草木染及传统扎染技艺的一幕。“染液是用蓼蓝、菘蓝(板蓝根)等蓝草提取出的,这些蓝草是古老的染材。”段惠说。高阳是中国著名的“纺织之乡”。高阳民间织染技艺始于明末,兴于清末,迄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如今,传统的民间织染技艺已让位于先进的现代生产工艺,但高阳民间染织技艺作为中国传统纺织艺术的缩影,是中...
-
“集群”冲刺千亿级!绍兴印染产业“跨域整合”效果初现
作为绍兴印染产业“跨域整合”的首个投产印染组团项目,浙江七色彩虹印染组团在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印染聚集区投产已一年。“组团占地79亩,总投资达7亿元,去年10月底投产后,4个印染车间不断磨合,产能正在逐步上来。”近日,浙江七色彩虹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永兴介绍。近年来,绍兴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施越城区印染企业有序向柯桥区跨域集聚提升,开创产业“跨域整合”先河,打造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绍兴模式”。今年8月,由三十余家印染企业组成的五大印染组团全部投产,市区印染产业“跨域整合”工作顺利完成。如今,走在五大印染组...
-
新疆轮台:棉花喜获丰收 采棉机驰骋棉田
金秋十月,新疆轮台县群巴克镇10余万亩棉花喜获丰收,棉农忙着采收棉花,“棉海”里采棉机高效作业,一派繁忙景象。在群巴克镇阿克亚村,棉田雪白,一台台大型采棉机在“棉海”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轰鸣声,采棉机全力作业,一个个打包成型的棉包整齐排放。在棉农刘世强的棉田里,采棉机在棉田里来回穿梭进行采棉作业,看着一包包打包成型、整齐排放的棉包,刘世强心里乐开了花。“今年我种了200多亩地棉花,以前人工采摘棉花需要十几天时间,现在机采2天左右就采完了,种植机采棉可实现采收全程机械化,大大节省了时间和采棉费用,比往年人工采摘省力...
-
西樵“纺织办”成立,以专业队伍推动纺织业量、质提升
11月1日,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召开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正式成立西樵镇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整合资源打造专业队伍,推动西樵纺织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此次成立的西樵镇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西樵镇党委书记李毅佳任组长,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提名候选人夏泽鸿任常务副组长,西樵镇副镇长提名候选人江富樟任执行副组长,西樵镇经济发展办、西樵镇综合行政执法办、西樵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南海区人社局西樵分局等部门负责人,还有南海区纺织行业协会、樵纺公司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负责...
-
武胜为蚕桑产业建“强大脑”
近日记者从武胜县科协云服中心获悉,该中心正积极对接高校和企业,协商共建武胜蚕桑科技小院相关事宜。此前,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四川省共有20个“科技小院”入选,“武胜蚕桑科技小院”名列其中。蚕桑是武胜县的重要产业。据统计,今年该县计划实行6批次滚动养蚕,预计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3亿元。以科技赋能推动蚕桑产业发展,今年4月,武胜县依托龙头企业创建了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在“武胜蚕桑科技小院”建设方面,武胜计划联合西南大学,将农业专业学...
-
盐城东台:金融科技赋能蚕茧产业迭代升级
在桑蚕之乡、“中国茧都”盐城东台市富安镇,今年后一季蚕茧——晚秋茧开秤收购结束,勤丰村蚕农贲卫国掰着指头跟记者分享他的喜悦:“今年晚秋茧我家养了两张半种,单产90斤出头一点,价格卖得不错,今年前期虽然遇到了气温偏低等不利因素,多亏智能蚕茧平台帮了我们的大忙,想不到后一季茧收获了“翘尾”。贲卫国口中的智能蚕茧平台是指当地金融机构——东台农商银行围绕当地蚕桑生产各个环节量身定做专门开发的一体化智能蚕茧收购平台。富安镇是我国有名的桑茧名镇,桑园亩效益和蚕茧质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栽桑养蚕是项传统产业,种桑、饲养,收购等各...
-
宜宾高县:擦亮特色劳务品牌 助推高质量稳岗就业
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的宜宾市高县,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有着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和精湛的缫丝织绸工艺。2020年,高县正式被授予“中国蚕桑之乡”称号;高县蚕业协会被授予“礼赞70华诞十佳助力乡村振兴农技协”称号。2021年,高县桑园面积已达23.5万亩,从业蚕农10万余人,年产蚕茧20万担,蚕农售茧收入近6亿元,行业产值突破40亿元,其基地规模、效益和品牌在四川省位居。随着蚕桑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壮大,高县劳务输出量和培训量逐年增加,亟需培育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劳务品牌;2009年,高县成立蚕业协会,并通过新技术引进推广、...
-
四川宁南“茧哥丝妹”品牌助力就业
11月1日,四川省凉山州公布首批特色劳务品牌名单,宁南“茧哥丝妹”榜上有名。劳务品牌是劳动者务工就业的“金名片”。今年以来,宁南县主动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区域人力资源优势,依托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创新创业园区等平台,聚焦蚕桑茧丝行业,成功培育出宁南“茧哥丝妹”特色劳务品牌,带动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栽桑养蚕,技能培训1.5万人,农户养蚕收入达7亿元。据悉,该县还与浙江省丽水市人社局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与广西、贵州等地的缫丝厂达成劳务合作意向,定向输出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农村劳动力。下一步,宁南县将按照“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