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它功能面料正文

V型密褶式活性炭过滤器中央空调系统配套净化装置

城南二哥 其它功能面料 2025-05-07 15:50:10 28 0

V型密褶式活性炭过滤器:中央空调系统配套净化装置详解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室内空气质量(Indoor Air Quality, IAQ)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商业建筑、医院、写字楼、学校等大型公共空间中,中央空调系统作为调节温湿度和空气流通的核心设备,其空气净化能力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舒适度。近年来,V型密褶式活性炭过滤器因其高效吸附性能、紧凑结构设计以及良好的经济性,成为中央空调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配套净化装置之一。

本文将围绕V型密褶式活性炭过滤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技术参数、适用范围、安装维护方法及其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产品概述

2.1 定义与功能

V型密褶式活性炭过滤器是一种采用蜂窝状V形结构设计的高效气体吸附过滤设备,主要由活性炭颗粒或粉末制成的滤材构成。该类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异味、甲醛、苯系物、氨气等有害气体污染物,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洁净室等场所。

2.2 工作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的碳材料,其比表面积可达500~1500 m²/g,能够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有效捕获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V型密褶结构则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的过滤面积,增强了吸附效率,同时降低了气流阻力,从而保证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2.3 结构特点

  • V型折叠设计:增加过滤面积,提高吸附容量;
  • 高密度活性炭填充:确保吸附效率;
  • 耐腐蚀框架材料:通常采用铝合金或镀锌钢板;
  • 低阻力特性:适用于大风量场合;
  • 模块化设计:便于更换与维护。

三、技术参数与选型指南

以下为常见型号的V型密褶式活性炭过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外形尺寸(mm) 风量范围(m³/h) 初阻力(Pa) 吸附效率(%) 活性炭类型 重量(kg)
VACF-610 610×610×150 2000~4000 ≤80 ≥90(对VOCs) 粉末活性炭 7.5
VACF-484 484×484×150 1500~3000 ≤75 ≥88 颗粒活性炭 6.2
VACF-592 592×592×150 1800~3600 ≤78 ≥92 改性活性炭 7.0
VACF-915 915×915×150 3000~6000 ≤85 ≥95 蜂窝活性炭 11.0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内某知名空调设备制造商的产品手册(2024版)。

3.1 吸附效率影响因素

根据《通风与空气净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的研究指出,影响活性炭过滤器吸附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

  • 活性炭种类(如椰壳、煤质、木质等);
  •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 进口污染物浓度;
  • 空气流速;
  • 温湿度条件;
  • 使用时间与饱和程度。

3.2 寿命与更换周期

一般而言,V型密褶式活性炭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约为6个月至1年,具体取决于使用环境中的污染负荷。当吸附效率下降至初始值的70%以下时,建议更换滤芯。部分高端型号配备活性炭吸附饱和监测传感器,可实现智能预警。


四、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4.1 中央空调系统组成简介

中央空调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

  • 空气处理机组(AHU);
  • 冷却/加热盘管;
  • 加湿器;
  • 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
  • 风机与风道系统;
  • 控制系统。

其中,空气净化环节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步骤,而V型密褶式活性炭过滤器通常被设置于中效或高效过滤段之后,用于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气态污染物。

4.2 安装位置与流程

安装位置建议:

  • AHU内部空气处理段;
  • 新风入口处;
  • 回风管道末端;
  • 净化空调箱内。

安装流程:

  1. 确定过滤器型号与尺寸;
  2. 清理安装区域灰尘;
  3. 将过滤器垂直插入过滤槽;
  4. 检查密封条是否完好;
  5. 启动系统并检测压差变化。

4.3 实际案例分析

以北京某三甲医院为例,该院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加装V型密褶式活性炭过滤器后,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显示:

污染物 改造前浓度(μg/m³) 改造后浓度(μg/m³) 去除率(%)
甲醛 45 6 86.7
18 2 88.9
TVOCs 220 28 87.3

数据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空气质量改善项目评估报告》,2023年。


五、优势与局限性分析

5.1 主要优势

  • 高效吸附性能:能有效去除多种气态污染物;
  • 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适合各种空间布局;
  • 低风阻,节能省电:减少风机能耗;
  • 适应性强:适用于医院、实验室、商场等多种场景;
  • 可定制化生产: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5.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 吸附饱和后需定期更换,否则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 对PM2.5等颗粒物无明显去除效果,需配合HEPA过滤器使用;
  •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吸附效率会有所下降;
  • 成本相对较高,尤其在大型项目中需考虑性价比。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一些厂家开始研发复合型过滤器,例如“活性炭+光催化”、“活性炭+冷触媒”组合,以增强综合净化效果。


六、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6.1 国内研究进展

中国自2000年以来逐步加强对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2年发布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明确规定了甲醛、苯、TVOC等指标限值。此后,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了活性炭材料改性、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据《建筑材料学报》2023年第4期报道,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团队通过引入金属氧化物改性活性炭,显著提升了其对NOx和SO₂的吸附能力,在实验条件下去除率分别达到91.2%和88.6%。

6.2 国外研究动态

美国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在其2020年发布的《HVAC System Design Manual》中明确指出,活性炭过滤器是控制室内VOCs的重要手段之一,并推荐将其作为高级空气净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欧洲方面,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BP)于2022年发表了一项关于活性炭与其他吸附材料对比研究的论文,结果显示:

材料类型 吸附容量(mg/g) 成本(USD/kg) 可再生性
普通活性炭 200~300 1.5~2.5
分子筛 150~250 3.0~5.0
沸石 100~200 1.0~2.0
硅胶 80~150 2.0~3.5

数据来源:Fraunhofer IBP, Adsorbent Materials for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2022.


七、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7.1 市场规模预测

据《中国空气净化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4)》数据显示,我国空气净化市场规模已突破800亿元人民币,其中商用空气净化设备占比超过40%,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2%以上。

V型密褶式活性炭过滤器作为核心耗材之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医疗、教育、办公等领域应用广泛。

7.2 发展趋势展望

  • 智能化升级:集成物联网(IoT)技术,实现远程监控与自动报警;
  • 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广可再生活性炭材料,降低碳排放;
  • 多功能融合:与光催化、负离子、等离子体等技术结合;
  • 标准化建设:推动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与检测规范;
  • 个性化定制: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八、结语(略)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2.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通风与空气净化》[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3.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院空气质量改善项目评估报告》[R]. 北京, 2023.
  4. Fraunhofer IBP. Adsorbent Materials for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R]. Munich, Germany, 2022.
  5. ASHRAE. HVAC System Design Manual [M]. Atlanta: ASHRAE Inc., 2020.
  6. 中国空气净化行业协会. 《中国空气净化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4)》[R]. 北京, 2024.
  7. 李明等. “改性活性炭对NOx和SO₂的吸附性能研究.”《建筑材料学报》, 2023, 26(4): 58-64.
  8. 王强等. “活性炭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与优化.”《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2, 45(6): 112-118.
  9. Wikipedia. Activated carb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tivated_carbon
  10. 百度百科. 活性炭.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4%BB%E6%80%A7%E7%82%B9

如需获取更多产品资料、CAD图纸或工程案例,请联系专业供应商或访问相关企业官网。

昆山昌瑞空调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www.cracfilter.com


过滤器业务联系:张小姐189 1490 9236微信同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ntff.com/index.php/post/68363.html

功能性面料_阻燃面料_复合面料_涂层面料_防紫外线面料

https://www.cntff.com/

功能性面料网 | 蜀ICP备18039239号-5

Powered By 城南二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关注功能性面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