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它功能面料正文

四川乐至:绿色打底 助推桑蚕产业迭代升级

城南二哥 其它功能面料 2023-11-08 20:58:02 93 0

  一望无际的桑树园,规模大小不一的桑蚕家庭农场一家挨着一家……日前,本报记者与参加“共筑高品质生态圈?共绘都市圈蓝图”媒体行活动的成德眉资等地同行,走进资阳市乐至县现代蚕业产业园,了解当地是如何以绿色打底,助推桑蚕产业迭代升级的。

  谋求转型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乐至县的蚕桑生产有着1500年的悠久历史,是县域经济的特色主导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自为阵”的传统养蚕,技术落后、难成规模等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谋划建设新型的现代蚕桑产业园,让人工劳作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力促这一传统产业迭代升级。

  建成的乐至县现代蚕业产业园核心区位于东山镇,有桑园10000亩。产业园建立了“园区+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引进红旗丝厂、丝绸之路等4家企业入驻,以“大园区+小业主”“返租倒包”等模式带动发展蚕桑家庭农场、大学生创业主体、农家乐等新型经营主体。

  “我们采用机械化、智能化养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蚕沙堆肥还田等新技术,能消减单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30%,实现了绿色、有机、生态,着眼可持续发展。”现代蚕业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说,机械化、智能化养殖带来了人工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曾经养300张蚕需要50个工人,如今通过专业的机械化设备,只需要5个人就可以完成。”

  深挖蚕桑文化加速农旅融合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乐至县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桑海景观,也给当地农旅融合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底子好,还要规划跟得上。”现代蚕业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说,结合乐至县“中国桑都”建设规划,产业园以“桑海桑田”建设为载体,按照“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一镇三区一环”发展格局,通过“蚕桑主题公园环游道”串联智慧蚕桑示范区、资源开发功能区、蚕桑农旅融合发展区、东山蚕桑小镇4个产业板块,大力打造桑田公社、桑海长廊等景点。

  正是因为看好乐至县农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大学生邓如涛夫妇毅然返乡创业。他们在园区承包桑园,经营起一家生态农庄,大力开发全桑宴,同时开设桑果采摘、养蚕体验、手工蚕丝被制作等项目,一年营收相当可观。

  据介绍,近年来乐至县通过深挖蚕桑文化,建成中国桑都文化展示馆,举办“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桑都主题诗会、中国桑都全国小小说征文大赛、乡村旅游节桑果采摘体验游等活动,推进桑田公社、桑海长廊、环湖康养、桑都桑海主题公园、非遗展示、工业遗产旅游等项目,年均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实现收入5000余万元。

AAA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ntff.com/index.php/post/52708.html

功能性面料_阻燃面料_复合面料_涂层面料_防紫外线面料

https://www.cntff.com/

功能性面料网 | 蜀ICP备18039239号-5

Powered By 城南二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关注功能性面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