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高县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将共育室建到镇、村,由饲养经验丰富的养蚕大户采取工厂化、集约化方式,集中为蚕农养育1-3龄小蚕,再交由蚕农饲养。共育后的小蚕发育整齐、发病率低,每一季蚕还可为蚕农减少8至10天的饲养时间,让蚕农有充分的间隔时间做好消毒工作,蚕农领回去的3龄小蚕,只需喂养20天左右便可以结茧变钱,养蚕批次从传统的4批次增加到了6批次,蚕桑产业“短、平、快”的效益优势进一步凸显,有力地促进了蚕农增收。
据悉,首批5.4万张春蚕蚕种已进入各地的小蚕共育室进行集中孵化饲养,新一年的春蚕饲养工作全面铺开。目前,全县共有386间共育室和32个共育工厂,小蚕共育率达到86.2%,每年还将安排专项资金对参加小蚕共育、卖仪评茧达标蚕农进行补贴,提高蚕农参与小蚕共育的积极性。
下一步,高县将继续在科技助力桑蚕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小蚕共育示范点,推广小蚕共育技术,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共育范围。同时,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蚕桑新技术、新品种、新器具的推广应用,推动全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AAA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湖南省第四届蚕桑文化节在醴开幕
- 下一篇: 江西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第二季度工作推进会在修水县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