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口转内销的同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厂区搬到成本优势明显的中西部地区。来看看对成都制鞋业的调查。
王中良是成都丹露鞋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从华尔街金融风暴开始的2个月里,王中良已经接到2000万元的订单。
王中良:今天签的合约是5万对,可能接下来还有很多订单。
俄罗斯采购商格里果里此前一直在浙江采购皮鞋,但是由于合作的皮鞋企业倒闭,2008年他把订单转移到成都。
格里果里:全球金融危机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以前和我们合作的中国东部企业发生变化,但是我们仍然需要采购中国皮鞋,所以我们把订单带到这里。
成都市武侯区目前已经聚集鞋类企业1700家,年产皮鞋2亿双。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东莞、温州、泉州大量鞋业企业倒闭,成都鞋业凭借完备的鞋业配套体系和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受到根本冲击。因此成都鞋业承担大量转移的国际订单,在金融危机爆发的3个月里,出口额接近1亿美金,特别是对美国出口量同比增长3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危机中的民营企业 江苏:服装业“出口转内销”
- 下一篇: IMF看好孟加拉国成衣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