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铺天呼啸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国政府决定游出审慎灵活的“自由泳”。以出口退税率上调来刺激出口,便是“中流击水”的奋力一划。
从商务部及多家商会获知,1份包含多个出口商品大类以及税目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建议方案,已经由商务部送交财政部。但是此消息尚未获得两2部委的正面回应。
1名相关官员透露,该方案准备和报送时间大概是在2个月前。但是具体出台时间尚未可知。1位外经贸系统官员也证实,曾接到过商务部相关部门征求意见,上报2007年出口退税率下调时被“不合理调低”的产品——“恢复不合理调低”也许是本次商务部方案的主导思想。
该方案中主要包括上调纺织、服装、部分轻工产品、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预计调整完之后,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将达到15%,轻工产品、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基本恢复到2007年调整之前的水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下简称“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不会调整。
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将出台有针对性的外贸政策,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其中提高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增加国内需要的产品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该表述上看,商务部方案大体已经获得采纳。
在同期召开的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简称“广交会”)1期展上,欧美采购额明显下降,这个中国进出口有效的风向标已经显现出危险信号。其中占中国出口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也显出疲态,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常务副会长刘美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这届广交会成交情况和企业反映来看,2009年形势不容乐观。“本届机电产品成交额比上年秋交会仅增长1.2%,是多年来罕见的低速增长。”
但是出口退税率上调效果在业内和学者间依旧争议。事实上年中包括商务部、发改委在内的多个部门都曾向各行业协会、商会征求政策建议。但是在多数建议中出口退税率政策并未占据重点位置,稳定汇率、放松外汇管制等内容更受关注。
纺织服装普调为主
纺织、服装、轻工作为中国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出口大宗产品,在本次出口退税率上调中仍然占重要的地位。
纺织、服装将在7月底上调2%的情况下再上调2%。“年初我们曾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将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4个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表示。
之前上调退税率效果并不明显,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9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180亿美元,比上月减少3.18%,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幅也只有1.75%,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单月出口120.55亿美元,同比下降3.25%。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提高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提上政府议程。其中又有2种意见#p##e#:一是继续实行普调——即除部分“两高一资”化纤产品外,其他产品全部列入调整;一是有选择地调高服装、家纺等附加值较高、对整个产业链有影响的产品出口退税率。
有关官员透露,在商务部方案中纺织服装可能仍然以普调为主。
据业内网站测算,仅服装、家纺出口退税率年底前上调2%,也有望在2009年令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获得106亿元退税额,为全行业增加80亿元净利润。
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以箱包鞋帽产品为主的轻工类出口退税率本次也有望恢复至2007年水平,即从目前的9%上调至13%。
出口低迷时上调退税率,重点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在中国早有先例。1998年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一度降至6%,但是此后为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又逐渐回升到13%。
“两高一资”产品未列入
但是出口退税率频繁调整,令生产企业和进出口商觉得无所适从,政策预期始终难以稳定。出口退税率对中国出口结构调整利弊之辩也始终未有定论。
1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表示,出口退税率并非针对出口产品补贴,而是考虑到产品在进口国还要征收增值税,因此在出口时退还本国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的1种国际惯例,因此不应该将其作为1种调节出口规模的政策手段,政府应该加强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2007年6月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发布的财税(2007)90号文规定,取消钢铁、化工等533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低服装鞋帽等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共涉及海关税号中37%的产品,调整范围之广和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当时财政部明确表示,该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主要目的是为抑制出口过快增长、缓解顺差过大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压力。
但是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恶化,加上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出口逐渐显现疲态。外贸政策的主要目标不到半年,就从“压顺差”,变成“稳出口”。
本次政府出手“救市”,一方面是由于外贸对于中国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下降,可能导致登记失业率上升,进而无助于社会稳定。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公开表示,据初步测算,前3季度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2.5%,比2007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自年初起商务部就将调研重点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业相关产业上。
从本次商务部方案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确是关注重点,2007年被下调出口退税率的“两高一资”产品并未被列入。
#p##e#
这也许表明,政府在稳定出口的同时,并未改变调整外贸结构的决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斯里兰卡向欧盟申请延长超普惠制待遇
- 下一篇: 危机中的民营企业 江苏:服装业“出口转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