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下半年开始,广东玩具出口开始出现剧烈波动,出口额大起大落,出口企业数大幅减少。经过一轮“洗牌”,目前企业生存状况已经趋于稳定,一批企业退出出口市场,企业大型化趋向明显,真正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获得新的生机。
玩具出口渐趋平稳
从海关数据分析,2008年以来广东玩具出口尽管出现大幅回落,但是仍然有6.3%的增长,且第3季度出现回升迹象。据广州海关统计,2008年前3季度广东玩具出口44.7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6.3%,增幅比2007年同期回落16.2个百分点。
每年下半年是玩具出口的旺季,2008年也不例外,进入第3季度,广东玩具出口也出现周期性平稳回升。与2007年相比,由于2007年7月1日起出口退税率下调,导致企业在上半年抢关出口,而第3季度出口则回落较大,在2007年出口额基数较低的情况下,2008年9月广东玩具出口额比2007年增幅较大,单月出口8.4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7.7%,成为2008年以来出口额高的月份。
从出口方式来看,以香港、台湾企业为主体,进行加工贸易的出口仍然在增长,而以民营企业为主体,进行一般贸易的出口已经出现下降。据海关数据,2008年前3季度广东玩具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31.5亿美元,增长4.8%,增幅比2007年同期回落17.6个百分点,占玩具出口总值的70.6%;一般贸易持续下降,出口5.3亿美元,下降6.6%。与此相对应的是,2008年前3季度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9.3%,私营企业出口下降2.2%,个体工商户出口大幅下降66.7%。
行业洗牌“大浪淘沙”
到目前为止,在这一轮经济下滑中,大型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广东玩具出口企业数量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一行业“大浪淘沙”式的洗牌正在进行。
2007年以来2大事件对玩具出口产生关键性影响:一是2007年7月我国大面积调整出口退税率,玩具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二是9月接连发生2次跨国公司对中国玩具召回事件,我国对玩具业进行主动调整,质量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不允许一批小型、不规范企业从事出口。在广东就有大批企业被取消出口许可证,这使2007年下半年开始有出口实绩的玩具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和贸易公司)骤然减少。
经历召回事件、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冲击后,2008年广东玩具出口企业又陷入美国次贷危机、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等困境。2008年前3季度与2007年同期相比,有实际出口玩具记录的企业由4820家减少为1554家。经过一轮洗牌后,2008年从第2、3季度开始广东玩具出口企业数已经趋于相对稳定,同时企业更趋向大型化发展。
据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前3季度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77家,比2007年同期多出7家,合计出口29亿美元,增长15.6%,占同期广东玩具出口总值的64.9%。也就是说,2008年以来广东玩具出口中超过6成是由上述77家公司出口的。中小型玩具企业出口大幅下降,出口额在百万美元以下的企业有1087家,这上千家企业合计出口仅为2亿美元。
&n#p##e#bsp; 金融风波不会导致“倒闭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但是受市场波动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2008年前3季度广东玩具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中,有8家企业出口额下降超过20%,这些大型企业也面临着订单减少、裁员、收缩的问题。
玩具作为娱乐性消费品,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必然首先受到冲击,2008年以来广东玩具出口的主要市场都出现萎缩。2008年前3季度广东玩具排前3位的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欧盟、香港,占广东玩具出口总值的75.8%。其中对美国、香港出口出现下降,分别出口18.6亿美元、4.1亿美元,分别下降2.5%、13.9%,对欧盟出口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近广东东莞合俊玩具厂倒闭,导致7000多工人失业,这一事件在广东玩具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广东省玩具协会会长李卓明认为,尽管市场环境的确比较恶劣,但是国际玩具市场仍然存在,广东玩具出口也正趋向稳定,不会出现大规模破产、倒闭现象。
一些玩具企业认为,东莞合俊玩具厂应作为个案来看,合俊是在资本市场出现问题,而不是由于订单减少导致破产。从11月1日起,我国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玩具出口退税率将由11%再次上调为14%,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会对玩具业的回暖带来利好效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玻利维亚向委内瑞拉出口纺织品额将达亿美元
- 下一篇: 届广交会期开幕 纺织服装出口形势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