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二哥 第2009页
-
新疆:专家齐聚“对话非遗”为纺织刺绣发展谋“良方”
8月1日下午,2022年“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对话非遗”专题研讨会在新疆昆仑宾馆举行。此次对话以“纺织刺绣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围绕“连接现代生活,培育传统刺绣工艺的新文化业态”话题展开。疆内外5名专家和20余名纺织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一堂,分享交流纺织刺绣工艺,并研讨纺织刺绣工艺在传承和发展上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办法。活动现场,苏绣、潮绣、湘绣、夏布绣、维吾尔族刺绣、锡伯族刺绣、柯尔克孜族刺绣、蒙古族刺绣、塔吉克族刺绣、哈萨克族刺绣等绣品摆满了展桌。纺织刺...
-
南充夏茧喜迎丰收 预计春夏两个蚕季可生产优质蚕茧940万公斤
7月25日,记者从南充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南充市喜迎夏茧丰收,预计春夏两个蚕季可生产优质蚕茧940万公斤,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2.2%,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双过半”。眼下正是夏茧收获期,近日,记者走进高坪区会龙镇石门楼村的标准化养蚕大棚里,一枚枚蚕茧洁白无瑕,村民们正在将蚕茧从方格蔟中小心摘下,再进行统一晾晒。看着蚕茧丰收,当地业主和蚕农都乐开了花。该村蚕农龚连琼告诉记者:“今年大丰收了,估计一年工资收入有1万多,非常开心!”会龙镇副镇长姚雪林告诉记者,近年来,会龙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撂荒地整治和低效产业园腾退,...
-
黔江春茧收入创历史新高 力保实现全年产茧4.5万担目标
日前,黔江区召开夏季蚕茧收购和秋季蚕桑生产工作会,安排部署夏季蚕茧收购和秋季蚕桑生产等相关工作。据了解,今年春季产茧增量、张平单产和蚕茧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全区春季收购蚕茧22770.84担,比去年同期增加2477.5担,增幅12.2%;张平产茧42.5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9公斤,增幅25.39%;蚕茧收入5519.6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8.8万元,增幅9.7%。其中,蚕业公司收购蚕茧12693.18担,比去年同期增加972.2担,增幅8.29%;张平产茧41.02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7.5公斤,增幅22.92...
-
改革迈开步,汉川千亿产业集群“跑起来”
3亿件时装,28万件皮草,713亿元产值……过去一年,汉川30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携手交出亮眼“成绩单”,“中国服装制造名城”的名号越唱越响亮。工业经济是汉川的突出优势,纺织服装是汉川大产业,也是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汉川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有产业集聚、无链式效应;有规模基础,无竞争优势;有产品产量,无名品名牌”的窘境。近年来,汉川市不断强化“链式思维”,在抓招商、强技术、促开放等多方面显现出积极改变。政府观念转变从促进市场功能发挥到弥补市场不足2005年,武汉汉正街大批服装小作坊向外搬迁,...
-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组织专家走进福建纺企
7月29—31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组织业内多位纺织服装和染整领域专家,走进福建会员企业,为企业送技术上门,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企业答疑解惑。专家组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周腊权带队,成员包括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付少海,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郑来久,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闵洁,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郑环达,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院长蔡涛,西安工程大学服装学院讲师李昕等。走访的企业有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特邀副理事...
-
34家涉纺品牌上榜2022中国500具价值品牌
世界品牌实验室近日发布了2022年(第19届)《中国500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在这份基于财务数据、品牌强度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年度报告中,共有来自纺织服装等在内的25个相关行业的品牌入选。其中,纺织服装相关行业领域上榜企业共34家。主营行业为纺织服装的企业有27家,分别是:51位鄂尔多斯、58位恒力、61位魏桥、75位劲霸男装、78位红豆、86位柒牌、199位海澜之家、207位波司登、242位三房巷、253位雅鹿、256位际华、326位太平鸟、329位雪莲、343位上海丝绸、350位桐昆、367位新凤鸣、368位天坛...
-
南充夏茧喜迎丰收 预计春夏两个蚕季可生产优质蚕茧940万公斤
7月25日,记者从南充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南充市喜迎夏茧丰收,预计春夏两个蚕季可生产优质蚕茧940万公斤,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2.2%,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双过半”。眼下正是夏茧收获期,近日,记者走进高坪区会龙镇石门楼村的标准化养蚕大棚里,一枚枚蚕茧洁白无瑕,村民们正在将蚕茧从方格蔟中小心摘下,再进行统一晾晒。看着蚕茧丰收,当地业主和蚕农都乐开了花。该村蚕农龚连琼告诉记者:“今年大丰收了,估计一年工资收入有1万多,非常开心!”会龙镇副镇长姚雪林告诉记者,近年来,会龙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撂荒地整治和低效产业园腾退,...
-
仙桃全面对接武汉 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按照“研发在武汉,生产在仙桃”的模式,推进小米仙桃智慧城市建设、迪赛新材料、远大弘元等项目合作。依托武汉科教资源优势,紧密联系企业人才、技术人才、高校人才,实现科技同兴……仙桃全面对接武汉,深度参与武汉都市圈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人才链、创新链,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西翼中心城市。-精织“一块布”贸易开放水平居都市圈首位在仙桃市彭场镇仙彭大道上,一家家无纺布工厂开足马力,熔喷布车间内,一卷卷熔喷布从生产线上传出。彭场镇因“一块布”成名。30多年来,彭场镇“精织”一块布。这座12万人口的小镇,拥有300多家无纺布工厂。...
-
拥抱可持续时尚! 《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两项团体标准发布
当前,可持续时尚已经成为国内产业界、时尚界共同的话题和时尚行业新的风向标。7月19日,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发布公告,批准发布《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要求第1部分管理体系要求及指南》(T/ZACA 049-2022)和《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要求第2部分时尚产业产品(纺织、皮革)安全技术要求》(T/ZACA 050-2022)两项团体标准。这是国内首次针对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管理规范,也意味着历时一年多的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团标制定工作圆满完成。我国是时尚产品生产大国...
-
陕西子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优质茧丝基地
2022年8月2日,陕西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陕西省蚕桑丝绸行业协会春季蚕茧质量联合检查调研组对子长市春茧质量进行调研检查,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涧峪岔、南沟岔等镇的部分合作社及蚕农,认为子长市具有较为完整的茧丝产业链、产品结构与质量特征,在全省具有代表性,依托陕西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的技术能力,打造子长优质茧丝基地,探索新形势下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之路。调研组由省纤维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卫东、省纤维监测中心茧丝科科长何鑫、省蚕桑丝绸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洋、省蚕桑丝绸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姜庆军等一行组成,重点检查了子长市涧峪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