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二哥 第2006页
-
鄂尔多斯绒山羊中的“产绒机”:敏盖白绒山羊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羊绒闻名于世。在鄂尔多斯市,除了有知名的阿尔巴斯绒山羊,还有个产绒量高、绒质优良,号称“产绒机”的优秀品种——敏盖白绒山羊。敏盖白绒山羊产于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以产绒量高、繁殖率高、肉质优而驰名。经三十多年的精心培育,形成个体大、产绒量高、绒质优良、适应性强、遗传稳定的优秀绒山羊种群,成为内蒙古白绒山羊品种中优秀的群体之一。2009年10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敏盖”商标,2016年成功申报“敏盖”商标为鄂尔多斯市知名商标。苏布尔嘎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生云介绍,敏盖白绒山羊在全舍饲管...
-
生态“指挥棒”引领产业转型 常安现代纺织园“增产不增污”
以生态环保政策赋能创新转型,“撬动”纺织产业“增产不增污”,以大手笔投入再造“绿水青山”,让生态“包袱”变绿色“氧吧”。“非凡十年”看海安,今天我们走进海安的产业园区和公园绿地,看当地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破解产业与城市“成长的烦恼”。在位于海安开发区的启弘纺织,多款企业自主研发的专利面料,成为盛夏时节畅销海外的拳头产品。凭借这些启弘“创造”,企业已经在经编绒类面料领域,坐稳了细分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去年实现应税销售突破4亿元。因为经济效益、自主创新、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综合绩效考评优秀,企业还获得了园区给予的工业用水...
-
柯桥区印染服务中心:产才融合勇争先 双向赋能谱新篇
柯桥区印染服务中心将牢牢把握以协同创新推动纺织印染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任务,产才融合、双向赋能,弘扬踔厉奋发的实干精神,永葆锐意进取的竞跑风姿,为奋力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杭绍星城”贡献更多力量。一、聚焦数字化应用,协同创新有突破围绕产业发展数字化和创新创业数字化,结合“织造印染产业大脑”,优化推动“浙里工程师”跨场景应用建设,加快打造“人才技术超市”与“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助推智能化印染企业梯次培育,联合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为主体的新智造企业群体,全力推进纺织印染全产业链人才赋能产业发展数字...
-
新疆民族服饰创业者:要把“新疆制造”变成“新疆创造”
“艾德莱斯绸旗袍、腰果花长裙、刺绣长靴,我想把新疆‘特产’穿回家。”江西游客刘莉新疆游首站,就到位于乌鲁木齐的一家民族服饰体验店,穿戴早就心仪的民族服饰,“穿上这个衣服就感觉自己很美,好像我也是个维吾尔族姑娘”。近年,随着新疆旅游不断升温,一些创业者将目光瞄准了民族服饰,维吾尔族大叔吐逊江·阿不拉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我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开了这家民族服饰体验店。”他在专业设计团队帮助下,每月上新五六套服饰,打造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沉浸式生活体验空间,自开馆以来游客纷至沓来。进入7月,新疆各地积极“引...
-
沙雅:棉花长势较好 虫害多于去年
7月中旬,新疆多地棉花打顶工作已经结束,逐渐进入结铃高峰期。据了解,今年新疆沙雅地区晴好天气较多,棉花长势快于往年同期。当地某棉农表示,去年种植棉花700亩左右,均为自有土地,由于种植收益较高,今年又承包了2300亩左右的土地(承包费用在980元/亩),其中棉花1800亩,小麦500亩。截至目前,该棉农所种植的棉花打顶工作已全部完成,棉花株高在80-90厘米,现桃7-8个,结铃10个左右,生长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水平。另外,由于今年地租、肥料价格上涨,该棉农今年植棉成本也有所提高。其中,承包地植棉成本预计在3000元/...
-
广西蒙山引进投资香云纱项目 打造茧丝绸全产业链
匠心巧手浣云纱,绸缎绫罗染物华7月14日,天气晴好。在蒙山西高速收费站出入口,飘来阵阵香气,记者循香来到广西华虹丝绸家纺科技有限公司的晒布场,只见工人们正在分工合作铺展一块块长方形布匹。走近一看,是一张张颜色艳丽、图案不一的绸缎,在阳光照射下宛若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这是香云纱,我们正赶着晴好天气进行染整、晾晒、摊雾、卷绸、检整码尺,后成品入库。”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魏萍介绍。据了解,该公司是蒙山首家引进投资香云纱项目的企业,于去年8月份投产运营,年产香云纱约150万米。引进香云纱项目是蒙山县“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
-
区域公共品牌赋能仙桃非织造布产业 小城“布”新局
位于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非织造布产业园内的迈康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近一直灯火通明。该公司营业部经理尹达连续多天带领营业部全体员工上门揽收作业,封装、贴单、录单等一系列操作流程融入生产流水线,生产现场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现在是销售旺季,我们每天加班至凌晨3点,在确保当天正常频次的邮件全部赶发完毕后,再利用晚上时间预处理次日邮件,保证客户邮件在平台规定时限内发出。”尹达介绍说。迈康无纺公司忙碌的景象,正是当前仙桃市非织造企业的缩影。非织造布产业是仙桃市工业产业,两次进入“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被纳入国家创新型产...
-
重庆黔江区春季收购蚕茧11510担 产量单产收入均大幅提高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黔江区政府获悉,去冬今春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科技兴蚕、提质增效”目标,创新务实抓生产、强服务、战困难、补短板,有效提升了干群发展生产的精、气、神,桑园管理、设施建设质量和养蚕技术应用显著提高。蚕茧总量增幅大。全区春季收购蚕茧11510担,同比增加2477.5担,增幅27.5%。增产前6名的乡镇分别为太极镇增产446.62担,增幅36.79%;黎水镇增产208.2担,增幅32.8%;石家镇增产196.01担,增幅46.9%:新华乡增产195.9担,增幅51.8%:白土乡增产152.2担,增幅63...
-
沙雅:棉花长势较好 虫害多于去年
7月中旬,新疆多地棉花打顶工作已经结束,逐渐进入结铃高峰期。据了解,今年新疆沙雅地区晴好天气较多,棉花长势快于往年同期。当地某棉农表示,去年种植棉花700亩左右,均为自有土地,由于种植收益较高,今年又承包了2300亩左右的土地(承包费用在980元/亩),其中棉花1800亩,小麦500亩。截至目前,该棉农所种植的棉花打顶工作已全部完成,棉花株高在80-90厘米,现桃7-8个,结铃10个左右,生长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水平。另外,由于今年地租、肥料价格上涨,该棉农今年植棉成本也有所提高。其中,承包地植棉成本预计在3000元/...
-
阿克苏地区725万亩棉花进入打顶保铃阶段 ——各地加强田管确保棉花增产
当前,正值棉花打顶的关键期,阿克苏地区各地多举措加强田管,确保棉花增产棉农增收。7月17日,在柯坪县阿恰勒镇库木鲁克村的棉田里,棉农力提普•热克普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的指导下,一边给棉花打顶,一边聆听技术人员讲解棉花病虫害防治要领。今年,力提普•热克普种了30亩棉花,得益于科学种植和田管,他家的棉花长势很好,这让他对今秋的增收充满信心。“棉花播种用的是卫星导航的拖拉机,植保用的是无人机,由于田间管理到位,加上农技人员经常到田间指导,今年棉花长得特别好。”力提普•热克普说。柯坪县今年种植棉花13.4万亩,比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