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二哥 第1979页
-
“抓订单”“忙生产” 纺织企业奋力冲刺开门红
眼下,浓浓的年味尚未散去,纺织行业一批企业已提前复工复产,还有大部分企业响应地方春节政策号召原地过年,春节期间也未停产。红红火火的生产场景,为新一年取得好业绩开好局,起好步。魏桥纺织做好万全准备迎接春之序曲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节日气氛里,魏桥纺织各个车间内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做部署、调设备、严检测,处处洋溢着快速高效、勇争一流的奋斗精神。农历正月初五,走进宏儒第七分厂,可以看到从清梳、前纺、细纱到后纺的各道工序、各个车间内,棉条缓缓前行、罗拉急速飞转,职工们在车档内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工作着,除了厂区门口的...
-
叶梁:重振纺织工业 安徽大有希望
重振纺织工业安徽大有希望——访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叶梁“安徽形象,行业形象;营商环境,政府作为。”这是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叶梁在正月初七参加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在笔记本上写下的几个关键词。“非常激动,鼓舞人心。”叶梁说,自己作为一名安徽纺织服装人,对于安徽纺织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更强的信心、更多的期待。“新安徽人”亲历产业大发展“我是籍贯浙江的‘新安徽人’。”叶梁说,安徽是他的第二故乡,自己也亲历、见证了安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大建设、大发展,尤其是在纺织服装产业上的发...
-
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交汇融合,针织企业用这些行动创造“确定性”
2022年,疫情仍未散去,机遇与风险并存。在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工作报告中,回顾总结了一年来我国针织行业的发展历程,以《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为引领,结合当前的“双碳目标”,对我国针织市场的供需现状、市场规模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研判。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指出,2022年,不确定性成为外部环境的主基调。百年变局之下,企业需要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产品升级、模式升级、服务升级,精准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苏企持续发力品牌羽绒服赛道,推动服装大省产业升级
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涨了一冬的羽绒服迎来季末促销。元旦春节消费季,市场迎来销售“小高潮”。这几年,国际品牌羽绒服逐步打开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市场认同度也在持续走高。当前阶段,羽绒服市场出现哪些新变化?羽绒服动辄数千元的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市场信心?苏企持续发力品牌羽绒服这一细分赛道,能否推动服装大省的品牌培育、产业升级?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市场调查:羽绒服价格连年上涨近日,记者来到南京河西龙湖天街商场,不少服装店已经陆陆续续上线春装。前来购物的市民王梦感叹,“元旦前一直想买件羽绒服,一眼扫过去价格都在1500元-20...
-
站上“大智移云”风口,株洲服饰如何量体裁“衣”?
“大智移云”,听过没?这是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综合,构成闭环的技术链和产业链。今年初,湖南省两会明确要加快培育“大智移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概念高大上,但切实影响咱的“衣食住行”。2021年,株洲服饰产业突破千亿大关,其中就有“大智移云”的助力。直播不止“带货”更是“带路”芦淞区是株洲服饰产业的主要承载地,经过40年的发展,已集聚了链上企业2000余家、个体工商户1.7万余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1月26日,芦淞市场群天泽华丽市场3楼,江梓萍(淘宝直播ID:我叫...
-
河南省纤维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新乡化纤
新年伊始,从河南省科技厅传来消息,由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白鹭新材料研究院组织申报的“河南省纤维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2021年度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另外,新乡化纤与河南工程学院联合申报的“河南省纤维制备与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获得认定。河南省纤维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定,是新乡化纤继设立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化学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再生纤维素公共技术设计研发中心和河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后又一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作为纤维制造龙头企业,近年来,新乡化纤一直走创新、绿色、节能减碳发展...
-
站上“大智移云”风口,株洲服饰如何量体裁“衣”?
“大智移云”,听过没?这是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综合,构成闭环的技术链和产业链。今年初,湖南省两会明确要加快培育“大智移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概念高大上,但切实影响咱的“衣食住行”。2021年,株洲服饰产业突破千亿大关,其中就有“大智移云”的助力。直播不止“带货”更是“带路”芦淞区是株洲服饰产业的主要承载地,经过40年的发展,已集聚了链上企业2000余家、个体工商户1.7万余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1月26日,芦淞市场群天泽华丽市场3楼,江梓萍(淘宝直播ID:我叫...
-
柯桥马鞍街道:红布迎“开门” 新年“缸”
“迎丰股份”新年缸红布从定型机上缓缓落下。“出来啦,出来啦……”正月初十下午,位于马鞍街道的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九分厂定型车间1号定型机旁围了不少人,看到新年缸红布从定型机上缓缓落下,九分厂厂长李伟雄难掩激动的心情,迅速摸了一下布料的手感,随后将布料扯近看了看风格,满意地点头。很快,他拿出手机拍下这喜庆的时刻,发送朋友圈,告诉客户复产了。“我们特地选择了大红色,新年缸红布寓意‘开门红’。”李伟雄介绍,这缸布料是微绉风格,将发往伊朗、科威特等地。“开工大吉的同时订单也是红红火火。今天大致可以出五六百缸布,傍晚还有...
-
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交汇融合,针织企业用这些行动创造“确定性”
2022年,疫情仍未散去,机遇与风险并存。在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工作报告中,回顾总结了一年来我国针织行业的发展历程,以《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为引领,结合当前的“双碳目标”,对我国针织市场的供需现状、市场规模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研判。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指出,2022年,不确定性成为外部环境的主基调。百年变局之下,企业需要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产品升级、模式升级、服务升级,精准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广元市朝天区科技特派团助力蚕桑产业蓬勃发展
用真心,手把手培训。把科技培训作为提升蚕业科技含量的重中之重来抓,根据广元市朝天区密植桑园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病虫害防治、土地综合利用、杂草根除等老大难问题,组织科技特派员与受援对象精准对接,以现场参观、讲解演示、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分片集中培训了桑园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含“一步成园”技术,密植桑园栽植、管护技术,林下综合开发等)。全年开展科技培训12场次,培训蚕农600余人次。铸匠心,一对一指导。行业3名科技特派员分别包片联系乡(镇)村,成立了3支科技服务队(15人),按生产节点分片奔赴云雾山镇、羊木镇、沙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