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 第173页
-
“抓订单”“忙生产” 纺织企业奋力冲刺开门红
眼下,浓浓的年味尚未散去,纺织行业一批企业已提前复工复产,还有大部分企业响应地方春节政策号召原地过年,春节期间也未停产。红红火火的生产场景,为新一年取得好业绩开好局,起好步。 魏桥纺织 做好万全准备迎接春之序曲 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节日气氛里,魏桥纺织各个车间内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做部署、调设备...
-
叶梁:重振纺织工业 安徽大有希望
重振纺织工业安徽大有希望——访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叶梁 “安徽形象,行业形象;营商环境,政府作为。”这是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叶梁在正月初七参加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在笔记本上写下的几个关键词。“非常激动,鼓舞人心。”叶梁说,自己作为一名安徽纺织服装人,对于安徽纺织行业...
-
湘南纺织产业基地节后复工忙 订单量火爆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9日,常宁湘南纺织产业基地的入园牛仔服饰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陆续实现复工复产,掀起生产热潮,开启新一年的奋斗。 走进千艺纺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到处是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国际国内订单供不应求,需求量同比增长幅度较大,经过春...
-
海融(固始)纺织服装产业新城:开工即是决战 起步就是冲刺
新春伊始,固始县产业集聚区有力有序推进各重点项目和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月8日上午,位于县产业集聚区的海融(固始)纺织服装产业新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一辆辆大型工程机械整齐排列、蓄势待发,一名名施工人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一面面开工旗帜振奋人心、令人期待。 ...
-
2025年吉林省碳纤维全产业链力争产值突破300亿元
原标题:原丝、碳丝年产能均居全国首位,到2025年,吉林省碳纤维全产业链力争产值突破300亿元——“黑黄金”的吉林印记 碳纤维,21世纪的“新材料之王”,也素有“黑黄金”的美誉。不要小看像棉线一样纤细的碳纤维原丝。一缕缕黝黑纤细的碳纤维,连接组合后,强度可达钢的7至10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等战...
-
广元市朝天区科技特派团助力蚕桑产业蓬勃发展
用真心,手把手培训。把科技培训作为提升蚕业科技含量的重中之重来抓,根据广元市朝天区密植桑园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病虫害防治、土地综合利用、杂草根除等老大难问题,组织科技特派员与受援对象精准对接,以现场参观、讲解演示、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分片集中培训了桑园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含“一步成园”技术,密植桑园栽植、管护技术,林下综...
-
云南剑川引进蚕桑产业拓宽增收路
近日,云南省大理剑川县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引进蚕桑品种,在明禹农业庄园试种,迈出了产业优化的新步伐。 剑川县积极探索发展蚕桑产业,进一步优化县内种植业结构,着力培植特色产业,助力发展“一村一品”,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在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2年的重点工作部署上,明确了“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
-
四川乐至:蚕桑产业链的延伸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四川乐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土质宜种桑树,自隋唐起便有“栽桑养蚕”的记录,是为“蜀绣”提供原材料的基地。如今,乐至从种桑养蚕、缫丝织布,到生产桑葚酒、桑叶茶、提取叶绿素,再到桑文化游览,已拥有蚕桑产业发展的完整体系。 2021年,乐至全县生产蚕茧4800吨,蚕茧实现平均每张单产37公斤,蚕茧总产值达2.5亿元,蚕农户...
-
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交汇融合,针织企业用这些行动创造“确定性”
2022年,疫情仍未散去,机遇与风险并存。在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工作报告中,回顾总结了一年来我国针织行业的发展历程,以《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为引领,结合当前的“双碳目标”,对我国针织市场的供需现状、市场规模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研判。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指出,2022年,不确定性成为外部环境的主...
-
苏企持续发力品牌羽绒服赛道,推动服装大省产业升级
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涨了一冬的羽绒服迎来季末促销。元旦春节消费季,市场迎来销售“小高潮”。这几年,国际品牌羽绒服逐步打开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市场认同度也在持续走高。 当前阶段,羽绒服市场出现哪些新变化?羽绒服动辄数千元的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市场信心?苏企持续发力品牌羽绒服这一细分赛道,能否推动服装大省的品牌培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