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红色乡村到“网红之城”, 时尚于都正在美丽进阶
于都河,碧波荡漾、静水流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峨屹立,标注着历史的荣光。80多年前,8.6万余名中央红军跨过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今天,行走在于都城乡大地,铺展于眼前的是一幅“老区不老、风景独好”的美丽长卷。近年,于都立足“长征集结出发地”品牌特色和优势,坚持“景城共建共享,做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形成了“红色引领、景城一体、全业共融、全域共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新特色。其中,纺织服装作为于都的首位产业,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推动下,政策优惠、招商引资、人才引进、行业活动等方面硕果不断,时尚元素持续涌现,“时尚...
-
抢抓数字风口 南昌纺织产业加速升级
现代针纺产业是南昌市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南昌市现代针纺产业抢抓数字化时代风口,通过“互联网+”“5G+”等数字技术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迈入“快车道”。系列报道“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18日播出《抢抓数字风口南昌市现代针纺产业加速升级》。在南昌众拓制衣有限公司的“5G+智慧车间”内,12条生产线,300多名工人,正在智能吊挂系统的加持下,马力全开。南昌众拓制衣有限公司智慧工厂生产厂长刘亮告诉记者,眼前的设备是智能互联互通的悬挂系统,从一件裁剪下来的多片,可以在吊挂上面完成一道...
-
构建蚕业创新生态圈,推进蚕业高质量发展
3月17日,北方蚕业协作区专家、学者相聚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安徽合肥,召开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共同谋划“构建蚕业创新生态圈,推进蚕业高质量发展”大计。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等单位90余名专家代表参会。北方蚕业协作区秘书长钱永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木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建琴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李兴主持。安徽和北方各省份都是蚕桑丝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蚕业会议召开的30多年以来,各会员单位始终秉承开放、共享、共建的理念,...
-
辽宁:科研服务生产 科学养殖为柞蚕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都知道,柞蚕也叫野蚕,这是因为柞蚕只能在野外的柞树上面放养,没办法像桑蚕一样在家里喂养。那么放蚕就是简单的把蚕种放养到野外这样简单吗?这里边有哪些门道?今天我们走进位于凤城的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一起去学习学习。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喜升:“辽宁省一直是我国柞蚕生产的大省,除了我们在实用技术和研究水平上具有国际领先以外,同时我们在生产规模上也是全国大的,目前全省的柞园面积大致是800万亩,我们常年实际利用是在600万亩左右,柞蚕茧的产量是在平均是5万吨左右,2022年达到了历史高的5.7万吨,占全国柞蚕茧...
-
于都:传统纺织服装业的“智”变
自动搬运机器人按照指示上下电梯,将裁剪好的面料运送至相应的生产区域;走进试衣间,顾客操作“魔镜”,身高、三围等数据会自动生成;按照国际时装周规模打造的秀场内,每天都有走秀表演,观众可通过直播选购服饰……这是记者近日在于都县看见的新鲜事。纺织服装业是于都县头部产业。近年来,该县重点抓好纺织服装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应用,涌现出一批实现数字化升级的制造企业和示范项目。智能制造,让车间变“聪明”在智能化车间里,各种机器飞速运转,一袋袋棉花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络筒等程序,变成一筒筒优质棉纱;偌大的...
-
纺织业“两化融合”水平跃升
“纺织行业的发展韧性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两化融合的持续深化和行业数字化能力的稳步提升。”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说。2022年,我国纺织业、化纤业、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4.7%、21.4%和25.3%,行业投资实现平稳增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到340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这连续三年超过3000亿美元,充分表现出我国纺织业的韧性和竞争力。两化融合赋能产业发展“纺织行业是早开展两化融合实践的行业之一,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
-
望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持续优化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开展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其中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望江县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也在蝶变升级。 记者3月23日从中国(安庆·望江)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展览会上获悉,望江县通过绿色引领,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已建成集研发设计、轧花、粘胶、白厂丝、纺纱、织布、印染、成衣于一体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 龙头引领,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望江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乡镇工业集中区为支撑,基本形成“1+3+N”产业平...
-
2023春夏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
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着流动性的社会进程当中,恒定的价值体系逐步消解,人们的意识与行为随时保持着灵活性与开放性。而流动性的本质是延续也是变化。 “变则通,通则达” 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令我们坚定地迈向瞬息万变的未来,让文化复兴与信息革命同生共存。 2024仿佛一场盛大的邀约,深度探索可持续性的主旨,在熟悉而又陌生的美妙体验中。感受生机勃勃的创造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并不冲突。精简主义人群更注重品质,自由与热烈的表达既颂扬对立美学也饱含时代性。 功能性、情感性、装饰性、智能性及可持续性特质共存的产品以...
-
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即将启动:蝶变共生,中国纤维零碳行动掀开新的一页
3月29日,活动主题为“奔向零碳众行向新”的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2023——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发布会将拉开帷幕。 这场发布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指导,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办,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是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2023年的项重磅活动。 据专业人士分析,在如此重量级单位的加持下,更加凸显出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起因 行业发展遭遇瓶颈,急需破局 近几年以来,绿色纤维制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引发行业持续关注。如目前在再生纤维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