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纺织服装做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近日,利郎、七匹狼等推出多款黑科技的夏季新品,凤竹拥有25项智能绿色高科技制造技术的新厂正式投产,闽派服企在回归夹克、小黑裤、轻商务等核心产品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转型升级,发力面料高端化、生产智能化、品牌主力化,同时政企合力以龙头企业为引擎,谋划做强新的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泉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1黑科技:驱动面料舒适化、高端化虽然阴雨连天让泉州的夏日姗姗来迟,但是,从服装业来说,市场是全国性的,什么季节上什么新品是一种行业惯性,更何况不少地方正迎来今年范围大强的高温预警。为抢占市场高点,很多家闽派服企推出了...
-
生意社:截止到6月28日NYBOT棉花库存11990包
截止到6月28日,NYBOT可交割的2号期棉合约库存为11,990包,前一交易日为11,495包。...
-
生意社:6月29日棉纱主力2209合约上涨2.38%
6月29日,棉纱主力2209合约开盘价24070元/吨,结算价23960元/吨。高报24190元/吨,低报23590元/吨,收盘价24125元/吨,较上一交易上涨2.38%。成交量2545手,持仓量3105手。...
-
加入RCEP,中澳纺织机遇、挑战,哪个更大?
作为世界上人均纺织品消费量第二高的国家,澳大利亚纺织消费大国的地位仅次于美国。虽然在其2569万的人口数量中仅约有4万人从事纺织业,但是澳大利亚仍然因为Billabong和Van Heusen等服装公司而享誉国际。澳大利亚纺织业一直在努力追赶英国和美国的时尚步伐,时装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优质的原材料来源地由于一年四季宜人的气候特点及拥有大量的开阔土地,澳大利亚极适合种植各种天然纺织纤维,如棉花,大麻等,这些用于纺织品的独特天然材料使其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纺织品的循环经济对于实现澳大利亚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
-
纺织面料3D增材印花智能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委托,中国纺织机械协会6月21日通过“线上会议”方式主持召开了东华大学、福建屹立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纺织面料3D增材印花智能装备”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目自主研制了鞋材面料3D增材自动印花工艺和装备:开发了冗余驱动的高精度对位系统,实现了网版快速、高精度自动对位;建立了自适应刮印力控制算法,可根据不同浆料的离网条件,以及纺织面料的力学特性,获得优化的刮印力及刮印速度等参数;研发了高集成、高实时性的3D增材印花控制系统;研发了与设备配套的高含固量水性聚氨酯胶浆;通过多次套印、叠印实现了0....
-
2022年新疆棉花适宜打顶期预报
预计2022年棉花适宜打顶期全疆棉区接近常年略早。石河子以西的北疆大部棉区在7月4日左右,巴州北部棉区、哈密棉区在7月13日左右,昌吉州棉区及南疆其余大部棉区在7月8日左右打顶为宜。机采棉以及旺长、密度大的棉田打顶期应适当提前,而弱苗田和前期受灾较严重棉田可适当推迟打顶;各地应根据当地棉花苗情长势、气候特点及品种布局,并按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对棉花打顶期预报予以细化。...
-
今年新疆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94.49%
今年,新疆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94.49%。这是记者6月23日从2022新疆农业机械博览会云推介会上了解到的。据介绍,7月3日-5日,2022新疆农业机械博览会将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共将展出5000多个农机产品品种,机具高达1万余台(套)。全面展示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在2022新疆农业机械博览会云推介会上,自治区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裴新民说,近年来,农机科技创新提速农机装备研发水平不断增强,今年,新疆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
-
“天天时尚”描绘柯桥时尚底色 ——线上线下结合,进市场,走地标,助力产城融合发展
江南水乡遇上宫廷风时尚大秀,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碰撞,更是对时尚柯桥的生动注解。近日,“Always lang×light pink”高定系列发布会在柯桥古镇动感登场。绍兴港坤纺织有限公司携手知名独立设计师齐斌,带来了68套时尚服饰,充满张力的时尚大秀让现场观众深刻体会了“水域纺都”“国际纺都”产业与城市交融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是2022年柯桥“天天时尚”系列活动中柯桥时尚地标秀的首场秀演。在随后的几天内,微信朋友圈内秀演现场视频持续发酵,时尚柯桥应如是。柯桥时尚地标秀活动是今年“天天时尚”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通过优...
-
重庆市蚕科院小蚕规模化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圆满成功
2022年5月5日至6月11日,重庆市蚕科院科研团队在黔江区采用小蚕1-3龄人工饲料共育模式,选择“优食1号”“MB”等品种共60张,共育至3龄后分发至太极镇等11个试点村镇进行大面积试养。该批次饲料蚕综合性状表现优异,发育整齐、死笼率低、抗病性强;产茧量较高、茧质较优、茧层率较高。据统计,“优食1号”单张蚕种产茧高达45.2Kg,新品种“MB”单张蚕种产茧达46.6Kg,60张蚕种售茧款可达13.5万元,得到试点村镇及蚕农一致好评。此次试验的成功,推动了黔江区人工饲料小蚕共育产业化的推广应用,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