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村镇:把好复工“安全关”助力企业“开门红”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感,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节后生产安全稳定,连日来,许村镇按照“全覆盖无死角,查隐患零容忍”的原则,对全镇复工复产的企业开展春节后安全生产复工大检查,全力把好复工“安全关”,助力企业“开门红”。 镇应急办分成3个小组分别对浙江恒生印染有限公司、海宁鼎顺纺织有限公司、海宁金永和家纺...
-
全国化纤标准化工作会议线上举行
全国化纤标准化工作会议暨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6)2022年年会日前通过网络会议方式举行。会议对2022年度化纤行业标准化工作进行总结,明确了2023年的工作计划安排,并就有色纤维色度色差问题进行了专题分享。 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丹涛表示,继2021年我国印发《国家标准化发...
-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科技委换届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完成换届,三届一次会议暨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论坛近日在线上召开。 科技委三届一次会议上,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宣读了聘任文件。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当选三届科技委主任委员。 王加毅介绍了第二届科技委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第三届科技委的工作要点。他指出,科技委自成立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
-
吴江迎来第四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苏州市吴江区统计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区106家新材料企业合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78亿元,同比增长4.4%,这标志着新材料成为继电子信息、丝绸纺织、装备制造之后的吴江第四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从2011年开始,吴江对新材料产业进行重点培育。11年来,新材料产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大步走”,并催生了澳...
-
酒泉:科技护航 走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万亩棉田“丰”景如画,采棉机成为棉花产区的“主力军”,丰收的棉花“朵絮归仓”,酒泉市30.4万亩棉田绘就了一片丰收盛景。 “以前种棉花,全靠人拾,每年拾棉花是发愁的时候,地少了没钱花,地多了拾不过来得雇人,这样辛苦一年后落不了多少,现在好了,终于实现大面积机收棉花了,还是机械化好啊!省工又省时”敦煌市孝谷农场棉花种...
-
15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集体挂牌,“仙桃纺织服装板块”启动
2月9日上午,“仙桃纺织服装板块”启动,来自仙桃市的15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集体鸣钟、挂牌开市。 借区域性股权市场“东风”,“中国无纺布之乡”仙桃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发展。2月9日,来自湖北仙桃市的15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集体...
-
《充满活力的声音2023》之金佰利:做十留一 挖深成墙 打造“世界绒王”之路
●“2021年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的精力、时间、资金和资源是有限的,与其百样通不如一样精,用未来的时间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把一万件事情做平庸。”鲁金州回归“绒布”的思考彻底而通透。” ●未来的外贸市场,好的会越来越好,差的会越来越差,肯定不可能谁家...
-
产才融合 科技赋能 柯桥纺织印染产业协同创新硕果累累
评定三星级以上工程师62名,推广共性技术90余项,解决企业个性化难题1700余个,推动各类专利、软件著作权及花样版权等协同创新成果1.5万余项,产学研等成果转化产出效益3.69亿元……2月8日上午,柯桥区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举行荣誉表彰大会,会上一系列协同创新成果引人关注。 去年,协同创新中心坚持“产才融合、...
-
安徽新蚕品种“皖蚕6号”通过国家审定
近日,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家蚕种质资源库建设与创新团队选育的家蚕夏秋用中系斑纹限性新蚕品种“皖蚕6号”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农17新品种证字第26号),这是安徽省近26年来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新蚕品种。 新品种组合“皖蚕6号”于2019-2020年参加国家蚕品种实验室和生产鉴定试验,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累投2亿元贷款助推高县蚕桑织就乡村振兴新路
近日,农发行四川省分行辖内高县支行投放贷款1.2亿元,用于支持高县蚕桑产业提升项目,至此该行已累计投放贷款2亿元支持该项目建设。这是农发行高县支行立足“三农”基本盘,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助推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又一项生动实践。 高县蚕桑产业提升项目,覆盖高县嘉乐、罗场等4个乡镇共计11个村,通过流转原本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