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二哥 第2044页
-
海南黎锦:3000年“活化石”时尚出圈
4月17日,在世界时尚之都米兰一年一度的设计周上,来自海南岛的3000年纺织“活化石”黎族织锦,又一次惊艳了世界时尚舞台。 再过几天,即将于4月27日举办的2023年(第三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将在海口拉开帷幕,古老的黎锦已经成为海南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据悉,文化周期间,将通过开幕式的非遗锦绣时装展示和举办主题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绣印染技艺项目精品展等,打造独具魅力的锦绣文化盛宴。 纺织史上的壮丽诗篇 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海南黎锦,被称为中国纺织业的“活化石”,是中国纺织史上壮丽的诗篇。2009年,...
-
沪苏浙皖共建长三角专利代理一体化合作机制
新华社上海4月21日电 记者从20日举行的2023年长三角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联合签署《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书2.0》,进一步规范统一专利代理行业监管,推动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协议,在资源共享方面,三省一市的知识产权局探索建立统一的代理机构库、人员库、政策库,推动长三角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师信息互通共享;建立长三角地区专利代理执法案例库,定期共享已经办结的专利代理违法案件典型案例;鼓励支持长三角专利代理...
-
应用领域不断延伸 产业用纺织品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用纺织品已成为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行业的战略支撑力量。 “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广泛、科技创新活跃、发展潜力巨大,是纺织行业稳增长扩内需的重点。”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首届科技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表示。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产业用纺织品是全球纺织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围绕“卡脖子”问题,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三维立体编织技术是一种高新纺织技术,在国防民生等领域大有可为。东华大学纺织科...
-
贵州遵义:珠遵协作助力凤冈蚕桑产业走出乡村振兴新"丝"路
谷雨时节,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琊川镇大兴村的桑树已舒展开身姿,把青山装扮成一个穿着绿色裙子的小姑娘,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桑树下不少村民正忙着采桑喂蚕。 在20世纪90年代,凤冈已是贵州蚕桑产业四大主产县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到90年代末期,蚕桑产业停滞不前,桑林大面积损毁。 2014年凤冈县委、县政府重整蚕桑产业,大力发展蚕桑。 2019年,为了实现凤冈蚕桑产业新振兴,凤冈县委成立十二大产业专班,在上海帮扶的支持下,建设了400亩蚕桑基地。经过试养,凤冈蚕茧的产量与质量均高于其它地区。 自珠海遵义结对协...
-
环思携手阿里云打造高阳纺织平台,助推产业集群数字化
河北高阳县纺织历史悠久,具有跨越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上百年发展历程,近年来,高阳县正在通过数字产业化转型,以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控,提升产品品质,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管理。 近期,环思携手阿里云为河北高阳县打造纺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及面料协同平台,提高当地产业协同水平。 高阳纺织平台: 标识解析体系是全球工业互联网安全运行的网络基础设施,标识解析通过给每一个对象赋予唯一身份标识,构建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信息查询和共享网络系统。当标识解析体系应用至纺织行业协同场景,将进一步推进供应链质量追溯体系,满足...
-
2023春季调研报告:提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长丝织造持续向好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了解行业生产经营情况、面临问题及发展动向,精准做好协会服务工作,3月上旬,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一行在王加毅会长的带领下,对福建省厦门市、晋江市,河南省淮滨县、固始县,江苏省泗阳县、沭阳县、淮安市洪泽区、盛泽镇、平望镇,浙江省王江泾镇、长兴县等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一、产业集群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大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本次调研,我协会走访了十余个产业集群,结果显示,提质升级已成为各产业集群共识...
-
无为市推动羽毛羽绒产业发展
羽毛羽绒产业是无为市特色传统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将羽毛羽绒产业定位为全市主导产业之一,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产业呈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强化园区载体建设力度。2015年正式启动了总面积2.31平方公里的羽毛羽绒产业园区建设。2016年以来,结合棚户区改造工作,在园区范围内征收房屋约7万平方米、土地1800亩,并逐步完善路网、污水处理、供热、职工公寓、科研中心、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目前羽毛羽绒产业园区已完成“七通一平”,集中供水、供热、污水处理设施均已投入使用。2019年,无...
-
山东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出台措施助力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纤维质量监测职能优势,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提高质量监测能力,落实“提质强企”行动,助力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近期印发实施《服务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聚焦服务纤维领域高质量发展,瞄准服务山东“十强产业”作用更加突出、质量监测效能更加凸显、服务市场监管大局更加有力3个目标,围绕棉花、桑茧丝绸、絮用纤维制品、学生服、红木五类产业提出42条具体措施,助力纤维产业提档升级,为纤维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增“动力”。 其中,围绕桑茧丝绸...
-
连江可门绿色纺织产业园 5家企业试生产
记者22日获悉,连江可门绿色纺织产业园首批入驻的5家纺织企业进行试生产,助力打造全球唯一完整布局“锦纶-6”九道产业链的园区。 据了解,总投资8亿多元的东禾晟智能化高档纺织面料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每日可生产运动、休闲服装面料以及世卫环保防蚊蚊帐等纺织产品50吨。项目车间已开设8条加弹织造生产线、100台纬编制造设备、6条染整定型生产线,形成了加弹、纬编、染整3个生产环节的闭环。 此外,恒创优品、俊诚纺织、领逸纺织、鑫源欣纺织等首批入驻项目也进入试生产阶段,芳达纺织、锦彦纺织等第二批项目力争今年9月陆续投产...
-
东华大学的这个学院为“美好”而生,正式步入“而立”
聚焦我国设计学科未来发展的“大咖”论坛、引领流行风尚的时尚秀演、受到众多年轻人追捧的创意市集、集合了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艺术大展、催人奋进的长三角设计学科党建高校联盟发展倡议……4月22日,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高校教授、资深学者、重量级行业领导、知名设计师、品牌企业家等国内外顶级设计、时尚力量济济一堂,共赴一场“头脑疾速风暴”+“视觉饕餮盛宴”的“而立生日会”。 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申城,春潮涌动、繁花遍地旖旎。三十年前,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时名中国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应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