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二哥 第2019页
-
新疆阿克苏地区740万亩棉花开始采摘
连日来,新疆阿克苏地区740万亩棉花迎来采收季。在塔里木河两岸一望无际的棉田中,伴随着机器的轰响,一个个打包成型的棉包变成了棉农兜里的“真金白银”。走进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英买力村,一望无际的棉田雪白一片,一台台俗称“下蛋机”的大型采棉机在棉海里来回穿梭,经过一番“吞云吐雾”,“生产”出成型的棉包。阿克苏大型采棉机在棉海里来回穿梭,经过一番“吞云吐雾”,“生产”出成型的棉包。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英买力村棉花种植大户吐尼牙孜·阿不都卡德尔说:“今年,我种了800亩棉花,现在每亩产450到500公斤,现在收棉花全是机器...
-
新疆棉花进入大规模采收期 机械化采收率将达80%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全区棉花陆续已进入大规模采收期,目前,全区(地方)已采收棉花250余万亩,同比增加40余万亩,地方和兵团共有7000余台采棉机投入棉花采收作业。时下,沙湾市百万亩棉花吐絮成熟,大型采棉机穿梭在白色花海中,争分夺秒锁定今年的丰收形势。库尔勒市的棉花也进入采摘期,为保障棉花采摘工作顺利进行,当地成立棉花采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从源头上提升棉花采收质量。近期,为确保棉花顺利收获,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重点推进棉花收获期品质管理和收获机具准备工作。各地将...
-
新疆棉花花生高效轮作种植技术示范成功
“这片试验田采用‘新’技术种植——‘棉花花生轮作’。花生是通过分段式收获模式进行收获的,即先起拔再摘果,一棵棵花生植株下结满了花生荚果,抖落干净泥土……这意味着,新疆棉花花生高效轮作种植技术示范成功。”国家花生产业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站长、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强8日如是说道。近年来,依托国家花生产业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项目、新疆重大科技专项“油料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优异基因挖掘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建立了棉花花生高效轮作种植技术,助推棉油生产“节本增效、绿色...
-
阿克苏:2022年棉花公检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记者从新疆阿克苏地区检验检测中心纤维检验所了解到,目前该检验所已基本完成2022年度棉花公证检验前期准备工作。近期,棉花已进入采收旺季。阿克苏地区检验检测中心纤维检验所为确保棉花实验室公证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新入职检验人员开展了制度学习、棉花检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消防安全等培训,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专业棉花检验队伍。同时,阿克苏地区检验检测中心纤维检验所工作人员对棉花检验相关设备进行了校准和调试,并对公证检验软件和各机位的监控设备进行了测试,确保信息室与HVI操作间...
-
阿克苏棉花收购工作开始 棉农踊跃交售新棉
进入10月中下旬,随着阿克苏地区棉花采收工作全面展开,各地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也相继开秤收购新棉。在素有“中国棉城”“中国长绒棉之乡”美誉的阿瓦提县,随着棉花进入采收期,当地棉农抢抓农时忙着采摘、交售新棉。10月22日,在阿瓦提县天韵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棉农纷纷驾车前来交售新棉,收购点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一试五定”、异纤管理、品种分级堆放等流程,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玉素甫·吾杰克是塔木托格拉克镇玉斯屯克阿热勒村的棉花种植大户,今年他家种植的2000余亩棉花喜获丰收,这几天已经陆续把采收的新棉拉到收购点交售。“今年...
-
苏报智库:“绸都盛泽”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编者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吴江盛泽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著名的“丝绸名镇”,又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江南“鱼米之乡”,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打响丝绸文化品牌,探索文旅商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如何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已是令人关注的课题。不久前,苏报智库专门组织专家调研组,围绕“弘扬丝绸文化激发经济活力”的主题,特邀6位专家进行深入调研。盛泽作为丝绸重镇,500年前就已建有绸庄这样“专业市场”,如今在推进丝绸文化产业发展中提出了全力建设“丝绸古镇、纺织名城、时尚之都”的目标。为进一步了解盛泽丝绸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专家们先...
-
138家企业入“群”,这个园区集聚效应凸显
纺织服装是汕头市潮南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印染行业作为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入园集聚生产、集中治污是实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潮南纺织印染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潮南印染园区累计入驻生产企业138家,包括印染企业125家、纺织品企业2家、印染助剂企业6家、纺织服装服饰企业2家、仓储物流企业1家、精细化工企业1家、日用化学产品企业1家。印染关联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资源要素正在不断向园区聚集,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在潮南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园区引进的年产6万吨的高端环保纺织...
-
跨区域集聚后 绍兴印染产业有了这些变化
作为全省唯一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综合试点,2018年绍兴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开启了印染、化工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工程,将分布在越城区的印染企业和化工企业搬迁集聚至柯桥区和上虞区。日夜兼程,挂图作战。前不久,由越城印染企业组成的五大印染组团,在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蓝印时尚小镇全部投入生产,为这场开创全国先河的产业迁徙画上了一个休止符。迁徙,并非简单的平移,而是旨在集聚提升,获得更优的发展空间。不同于自然迁徙,产业迁徙是一场打破行政藩篱的“攻坚战”,不管是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绍兴是如何突出重围,取得...
-
赢在秋冬 面料企业准备好了吗?
10月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断崖式”降温。“北方人已经搬出了羽绒服”“广东将加入降温群聊”“北京错失秋天一秒入冬”等话题接连登上新浪微博热搜。寒潮之下,不少消费者御寒保暖需求大增,促使秋冬服装在整个国庆节假期的销售表现极为亮眼,也迅速带动起了秋冬面料的销售热潮。错过春夏 赢在秋冬多地短时间内出现的降温天气,正影响着消费市场的“温度”。各大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的服装专柜已将冬季衣物摆在显眼位置,羽绒服、羊绒衫等“寒冬标配”一一上架,试穿、选购的消费者络绎不绝。电商平台数据更是火热:国庆节期间,秋衣、秋裤销量环比增长125...
-
铁岭开原:养柞蚕养出经济生态“双丰收”
深秋,在开原市上肥镇挠贝村的一处上坡上,一棵棵柞树的树叶上已经挂满了蚕茧,村民常勇和十余名工人正在进行采摘工作,在半个月的采收期内,常勇和工人每天都早出晚归。采收下山的蚕茧经过一周的生长后,就可以蜕变成蚕蛹上市销售。“现在我们每天都需要雇40名村民,一部分负责上山采蚕茧,另一部分负责在山下剥蚕茧。”常勇告诉记者,从7月开始,蚕农们就陆续把蚕卵从低温的库房移到山上,进行“放蚕”。蚕上山后,蚕农们会时刻注意蚕宝宝的食量变化,等它们啃光柞树一侧树叶后,及时把转移到另一侧,直至蚕吐丝结茧变成茧蛹后,便可进行售卖。常勇有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