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二哥 第1973页
-
兵团六师五家渠市:好棉花是如何“蝶变”的?
棉花质量全面提升!作为兵团植棉大师,六师五家渠市建立棉花产业全程质量管控和质量追溯体系,带领职工种好棉、产好棉,2021年180余万亩棉花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白棉1至3级比率等重要指标好于上年。进入“十四五”时期,在国家棉花“整体西进”、棉纺产业转型升级等新形势下,兵团棉花产业既逢重大机遇,也有极大挑战。一朵好棉花是怎样产出来的?从春到秋,从被埋入温润的土壤,到绽放雪白的棉朵,一颗棉籽在这片土地上完成了美丽蜕变新年的阳光洒在六师共青团农场职工袁家强家明亮的客厅内,也让他的心更加敞亮。2021年按照农场棉花产业全程...
-
2021年新疆兵团棉花产量略降 质量显著提升
棉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支柱,2021年,作为中国重要商品棉生产基地的新疆兵团棉花产量略有下降,质量显著提升。1月4日据国家统计局新疆兵团调查总队消息,2021年,新疆兵团持续优化粮棉种植区域和结构品种,全面提升棉花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核定,2021年新疆兵团棉花产量达208.3万吨,比2020年减少5万吨,下降2.4%。“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兵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为4542.2万亩,比上年减少211.2万亩,下降4.4%;新疆兵团棉花播种面积为1300余万亩,与202...
-
今年流行色出炉:长春花蓝
近日,作为以开发和研究色彩而闻名全球的权威机构PANTONE发布了2022年流行色——长春花蓝,指引了纺织行业产品的开发。长春花蓝,从何而来?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朱莎告诉记者,流行色的制定与当下和未来的政治、经济、人文、科技以及突发事件紧密相连,国际流行色委员会将综合各国的提案来做终的流行色定案。长春花蓝是PANTONE年度色彩计划历史上首次创造出的一种新色,以蓝色为基调,注入充满活力的紫红色,展现一种灵动、愉悦的态度与充满活力的风貌,激发勇气十足的创意与想象丰富的表现。长春花蓝,是否流行?位于轻纺城东市场的“乘盛纺...
-
小县城平湖承包了中国80%以上的羽绒服 ——年产3亿件
“全球百件衣,平湖有其一”是外界对平湖的印象。2006年,作为浙江平湖三大传统优势的服装业实现总产值107.45亿元,给当地贡献了23.7%的营收。同时,平湖服装产量占浙江省服装产量的10%,全国服装出口产量的2%。作为冬季保暖神器,羽绒服备受青睐。即使2021年冬季羽绒服价格普涨,仍旧难掩消费者对它的喜爱,不少中高端产品甚至出现断码断货的现象。正所谓刚需就是商机,在距离嘉兴30里的平湖,藏着羽绒服的生意经。在这个仅70万人口的小城里,贡献了全中国80%以上的羽绒服。这里,每年生产服装达3亿件套,连起来能绕地球10...
-
阿拉尔:棉花加工近尾声 皮棉销售慢于往年
目前,新疆阿拉尔地区轧花厂棉花加工进入尾声,籽棉加工率达到85%左右,但衣分为近年来低(净衣分在36%-37%左右)。受收购成本与期货大幅倒挂以及购销整体疲软影响,当地轧花厂皮棉销售缓慢,多数轧花厂持棉挺价,导致皮棉库存高企。...
-
绍兴印染目标确定!产能或将提升至全国40%
“现在这个染缸的浴比在1:3和1:4,与原先1:6和1:8的染缸相比,节水性能大大提高。”2021年12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印染集聚区的浙江七色彩虹印染组团厂区,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永兴指着新安装的染缸说道,新染厂将一改原先高污染、低档次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印染、智慧印染的新形象。“等完全投产后,未来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可在我们的智慧平台上体现,包括一匹布从进入只染缸到后出库,所有流程都可实时跟踪,同时每匹布的用水、用气等能耗也能精确计算。”张永兴说。“七色彩虹”印染组团的“脱胎换骨”正是搬迁集聚带来的可喜变...
-
委员吴洋:打造东莞高品质汉服文化IP
2022年1月,东莞进入两会时间,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陆续提交提案,为民生鼓与呼,为发展献良策。作为一座城市政治生活的年度大事,两会成为观察东莞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的重要窗口。“汉服产业是传统文化与纺织工业跨界融合、与现代信息技术跨界融合、与时尚创意产业等跨界融合的创新产物,汉服产业在东莞面临高质量发展的绝佳机遇。”今年东莞两会上,东莞市政协委员、民建东莞市委会委员、金融支部主委吴洋建议要大力推动汉服产业发展,激活东莞文化和纺织服装产业新动能,助推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莞汉服产业面临绝佳机遇据统计,2015-2020...
-
四川宁南:人工饲料养蚕试验助推蚕桑产业革新
随着四川省宁南县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发电,部分桑园被淹没、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增加以及产业后劲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宁南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石。为实现蚕桑产业机械化、规模化、省力化转型升级,宁南县积极开展人工饲料养蚕实验,探索蚕桑产业新道路。为探索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方案,宁南县蚕业部门在松新、竹寿、宁远等3个片区开展了“小蚕人工饲料育(1-2龄蚕)+大蚕桑叶育”试验。蚕品种主要有781×7532、茗山×碧水、优食一号等3个品种,试验结果显示,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产茧量基本持平,试验获得初步成功。据技术人员介...
-
河南鲁山:发展蚕桑等特色农产品 助力乡村振兴
1月5日,在河南省鲁山县四棵树乡张沟村,一名村干部正在向客户展示本村的土特产——桑叶茶、桑葚干、桑葚酒等系列产品。“我们村有100多亩的桑树园,除了一部分桑叶喂蚕,一部分桑葚让游客自助采摘外,剩余的桑叶、桑葚我们就加工成了桑叶茶、桑葚干、桑葚酒等。”张沟村党支部书记许建军介绍道。张沟村位于鲁山县西南部,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自然景观资源丰富。近年来,张沟村党支部提出了“生态发展”理念,依托当地优质自然风光和资源,一手抓原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一手抓生态产业发展,形成了“生态提升”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
浙江绍兴22家印染企业即将关停
1月6日上午,绍兴越城区印染企业关停退出工作路演在国周印染顺利举行,区经信局(区提升办)主持活动,市经信局(市提升办)副局长阮程华出席活动,区人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斗门、马山、孙端街道分管负责人,涉及年底关停的22家印染企业参加本次活动。路演活动分为室外现场参观路演和会议点评两部分。在室外路演环节,由国周印染组织带领前往生产车间和污水池,讲解生产设备拆除以及污水池清淤拆除工作方案准备情况;在会议点评环节,各职能部门从设备拆除安全,危化品处置,废气、废水、固废处置,土壤污染调查及修复,污水...